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
(一)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發(fā)展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理論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提出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理論,這是對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發(fā)展。
(二)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于社會主義體系的過渡性的社會
1.新民主主義社會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的社會。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tài),而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的社會,是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的中介和橋梁。
2.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在新民主主義社會中,存在著五種經濟成分,主要的經濟成分是三種: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在這些經濟成分中,通過沒收官僚資本而形成的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掌握了主要經濟命脈,居于領導地位。而以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為主體的個體經濟,則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yōu)勢。此外,還有兩種經濟成分是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的形式。其中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勞動人民群眾的集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過渡的形式,是國家同私人資本合作的具有若干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成分。新民主主義社會要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就要不斷擴大國營經濟,同時逐步將資本主義經濟和個體經濟改變?yōu)樯鐣髁x經濟,使社會主義經濟逐步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
3.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階級構成與主要矛盾。與新民主主義時期三種不同性質的主要經濟成分相聯系,中國社會的階級構成主要有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等基本的階級力量。因此,這三種基本的經濟成分及與之相聯系的三種基本的階級力量之間的矛盾,就集中表現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條道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兩個階級的矛盾。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必然使中國社會實現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這一時期的民族資產階級仍然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階級:既有剝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一面,因此,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也具有兩重性,既有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階級利益相互對立的對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對抗性的一面。對于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革命來說,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剝削階級是被消滅的對象,作為可以接受共產黨和工人階級領導的社會力量,又是團結和改造的對象。
4.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于社會主義體系的,是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的社會。在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中,雖然非社會主義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但社會主義的因素不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已經居于領導地位,從而為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了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必須適時地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于社會主義體系的,是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的社會。
二、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基本內容
(一)對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時間和方式的認識過程中國必須要走社會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社會要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在民主革命時期已經明確。但是對于何時過渡?怎樣過渡?毛澤東和黨的其他領導人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先搞工業(yè)化建設、再一舉過渡,到建設和改造同時并舉、從徹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過渡的發(fā)展變化過程。
認識之所以發(fā)生變化是因為,
第一,隨著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徹底完成,國內的階級關系和主要矛盾發(fā)生了深刻變化。
第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fā)展,中國社會的經濟成分(即生產關系)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增加,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一天一天加強(周恩來語)。這說明,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在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二)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1.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了新中國成立后經濟、政治和社會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及發(fā)展趨勢,放棄了一舉過渡的最初設想,于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同年12月形成關于總路線的完整的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實質,就是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成為我國國家和社會的唯一的經濟基礎。唯一這個提法反映了當時對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階段還缺乏科學的認識。
2.總路線的主要內容。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yè)化;三改即對個體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離,可以比喻為鳥的主體和兩翼。一化是主體,三改是兩翼,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這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路線,體現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緊密結合,體現了解放生產力與發(fā)展生產力、變革生產關系與發(fā)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
3.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原因(必要性)。之所以實行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原因在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不能離開對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造而孤立地進行。
第一,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條件。
第二,個體經濟和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yè)越來越不適應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
4.黨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充分考慮了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第一,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這是黨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的物質基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為發(fā)展生產、抵御自然災害,廣大農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這也為黨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提供了重要依據。
第三,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在合理調整工商業(yè)的過程中,出現了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購包銷、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這也成為黨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當時的國際形勢也有利于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同時,蘇聯社會主義發(fā)展顯示出對資本主義的優(yōu)越性對我國有重要的榜樣作用。這為實行過渡時期總路線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