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制和所有權
1、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和核心。資本家之所以能夠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雇傭工人,其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所有制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2、關于生產資料所有制,可以從經濟意義和法律意義上進行區(qū)分。
(1)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實上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歸誰支配,并憑借這種所有和支配實現生產和獲得剩余產品。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以實際占有為基礎,體現了現實生產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并表現了經濟利益的實現形式。
(2)所有制的法律形態(tài)就是所有權。所有權做為一種排他性權利,強制地規(guī)定了人們在經濟生活中對占有物行使權利的界限,直接影響到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資料的實際利用及其與勞動者的關系。
3、所有制決定著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tài),它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所有制(私有制)的實質就是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占有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