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試
調劑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您所在的位置: 主頁 > 教育學 > 中國教育史 >

中國教育史考研重要知識點2024版:壬戌學制

來源:考研招生網(wǎng) zhuyinying 2023-02-03
  教育學相關專業(yè)向來是考研熱門,其中中國教育史是教育學學碩和教育專碩都需要復習的科目。為了幫助考生們全面復習備考,學姐替大家梳理了中國教育史考研重要知識點2024版:壬戌學制,請注意查收!
中國教育史考研重要知識點2024版:壬戌學制
  一、壬戌學制定義
  1922年11月,中華民國北洋政府以大總統(tǒng)令頒布的《學校系統(tǒng)改革案》中規(guī)定的學制系統(tǒng)。為區(qū)別于壬子癸丑學制,又稱新學制。此改革案由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提出?!秾W校系統(tǒng)改革案》列有七條標準:適應社會進化之需要,發(fā)揮平民教育精神,謀個性之發(fā)展,注意國民經(jīng)濟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縮余地。
  “壬戌學制”,又稱“1922年學制”、“新學制”、“六三三學制”。
  二、壬戌學制的產生過程
  1912-1913頒布的學制,與癸卯學制相比,有了許多改進,但仍存在著眾多弊端,如小學過長、中學過短,中等教育太偏于普通教育且以升學為主要目標,過于強調整齊劃一而靈活性不夠等,一場新的學制改革勢在必行。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教育界出現(xiàn)了一股學習西方教育的熱潮,西方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被大量引入中國,各種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極大的拓展了中國教育界的視野,促進了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學制改革準備了理論和實踐基礎。隨著越來越多的留美學生學成歸國和杜威、孟祿等教育家來華講學、指導,直接促成了新學制的制定。全國性教育社團相繼誕生,都把學制改革納入自己的研究議題,從而催生了1922年的新學制。1922年,北洋政府以大總統(tǒng)令名義正式頒布《學校系統(tǒng)改革案》。1922年誕生的學制,一般稱為新學制,或稱壬戌學制,由于是采用美國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稱為六三三學制。
  三、壬戌學制的標準
  新學制提出了如下七項標準:
  1)適應社會進化需要
  2)發(fā)揚平民教育精神
  3)謀個性之發(fā)展
  4)注意國民經(jīng)濟力
  5)注意生活教育
  6)使教育易于普及
  7)多留各地方伸縮余地;
  這七項標準實際上就是新學制的教育宗旨,或稱為教育標準,該標準體現(xiàn)了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民主”和“科學”的時代精神,明顯收到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影響。
  四、壬戌學制的特點
  新學制是在經(jīng)過長期醞釀,廣泛討論、反復修改的基礎上誕生的,是當時中國教育界、文化知識界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以下一些顯著特點與優(yōu)點:
  第一,新學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是明確以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劃分學校教育階段的依據(jù),這在中國現(xiàn)代學制史上是第一次;
  第二,新學制縮短了初等教育年限而趨于合理。把小學從原來的七年改為六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園也納入初等教育階段,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得以銜接;
  第三,新學制加強了中等教育。中學年限從四年延長到六年,極大的提高了中學教育程度,便于中學與大學的銜接。把中學分成初中、高中兩級,既增加了地方辦學的靈活性,又照顧到學生的選擇余地。中學開始實行選科制和分科制,既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也有利于擴大課程的種類,促進新學科的發(fā)展;
  第四,新學制在高等教育階段的改革,一是根據(jù)中學修業(yè)年限的加強,中學水平的提高,取消了大學預科,使高等教育集中力量進行專業(yè)教育和科學研究,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二是大學采用選科制,適應了發(fā)展學生個性的需要;
  第五,新學制兼顧了升學和就業(yè)兩者之間的關系。設置了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yè)教育系統(tǒng)。在小學高級階段,要求斟酌各地方情形,增置職業(yè)教育準備;在中學階段開設各種職業(yè)科,在使學生既能準備升上高一級學校,又能盡快就業(yè);
  第六,新學制在師范教育上的改革,一是師范教育類型增多,二是程度相應提高。在中學教育階段,高級中學可設師范科。在高等教育階段,高等師范院校升格為師范大學,又在普通大學設教育科,并可附設二年制師范專修科;
  第七,女子獲得了平等受教育權。從小學到大學,實行男女同校同班,課程也不再男女有別;
  第八,在課程改革上,小學國文改為國語,修身改為公民,并加強了手工、圖畫課,中學加強了人文科學和理科的課程。
  五、壬戌學制的體系
  這個學制借鑒了美國學制,即單軌制,拋棄了此前一直采用的德國、日本的雙軌學制。
  學制系統(tǒng)分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從縱向看,規(guī)定6歲入學,小學6年,初小4年、高小2年,中學六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大學4—6年,小學之下有幼稚園,大學之上有大學院,中、高等教育的課程采用選科制,初等教育的升級采用彈性制,各段的劃分大致以兒童身心發(fā)展時期為根據(jù);從橫向看,與中學校平行的還有職業(yè)學校和師范學校;
  六、壬戌學制的課程標準
  小學設國語、算術、衛(wèi)生、公民、歷史、地理、自然園藝、公用藝術、形象藝術、體育、音樂等科。中學采用學分制和選科制。初中必修科目有公民、歷史、地理、國語、外國語、算學、自然、畫圖、手工、音樂、生理衛(wèi)生、體育。高中采用綜合中學制度,分設普通科和職業(yè)科。普通科分文理兩組。公共必修科目有:國語、外國語、人生哲學、社會問題、文化史、科學概論、體育。分科專修第一組(文科)科目為:特設國文、心理學初步、倫理學初步、自然科或數(shù)學一種。第二組(理科)為:三角、高中幾何、高中代數(shù)、解析幾何大意,以及物理、化學、生物選習兩科。還設有選修科。
  七、壬戌學制的評價
  1)新學制反映了新文化運動以來新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可以看成是前一時期教育改革的一個綜合成果。
  2)新學制也有一些缺點,如過度模仿美國學制,在一些方面脫離了中國當時的實際,如采用綜合中學制、開設大量選修課,由于缺乏師資、教材、設備等,在實行中困難很大,不得不在后來進行改動;本欲加強的方面,如職業(yè)教育、師范教育反而被削弱,在1932年以后停止實施。
  3)綜合起來說,新學制的產生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到一個重要階段的標志,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的成果。該學制此后除進行個別改動、調整外,一直沿用到1949年全國解放為止,推動了20世紀20-30年代的教育發(fā)展。
  本文內容由學姐手動整理,供同學們參考!
  以上就是有關【中國教育史考研重要知識點2024版:壬戌學制】的相關介紹,23考研備考已經(jīng)告一段落,24考研的小伙伴們可以開始了解相關情況,收集考研資訊,制定備考計劃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考研信息,都可以登錄考研招生網(wǎng)查閱,超全資訊等你了解!
  另外,學姐還為2024考研的同學們準備了豐富的備考禮包,包括真題資料、心得經(jīng)驗、高分筆記、擇校推薦等,免費名額數(shù)量有限,點擊下方藍色圖片速度領?。?/strong>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2024考研必備資料+學習計劃表

  • 考研公共課復習規(guī)劃
  • 考研數(shù)學三歷年真題
  • 英語常見易混淆詞匯
  • 考研英語核心詞匯
  • 考研英語真題及答案
  • 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推薦閱讀